建軍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精選5篇)
建軍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精選5篇)一
《建軍大業》是一部講述人民解放軍從誕生都成長的影片。影片以1927年南昌起義為主線、秋收起義為輔線,講述了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先驅們,積極開展創建中國人民軍隊的探索和實踐紅色經典故事。這些革命先驅們當時都非常年輕,在他們風華正茂時就為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浴血奮戰,探索革命道路,在烽火歲月中無悔地奉獻出青春乃至生命。
在中國共產黨面臨存亡考驗的生死關頭,毛主席一句: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指明了共產黨必須依靠武裝革命的道路,要武裝無產階級部隊,要通過農村包圍城市,逐步奪取最終的勝利。
本片有兩個高潮片段。其一,周恩來等人率軍進攻南昌城,久攻不下,此時葉挺主動請戰,率炮兵部隊轟炸制高點,劇情被推向高潮。其二,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壩,以3000人抵抗錢大鈞部隊的10000人,在最后一天,錢大鈞的部隊發起總攻的時候,朱德留下的部隊嚴防死守,最終與錢大鈞的部隊同歸于盡,為先行軍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最后朱德率殘余部隊追上先行部隊,并整合部隊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會合。
該影片生動再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走過的曲折而又頑強的不平凡之路,為了取得勝利,多少的將士心懷堅定信念,拋頭顱、灑熱血。從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到今天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人民解放軍走過的是一條披荊斬棘、一路壯大的道路。我們也更加感受到,黨的領導、祖國的強大、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裕,都是因為有著人民軍隊這支鋼鐵隊伍做后盾,捍衛國家主權,保衛國家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后提出,要實現中國夢,這個夢離不開強軍夢。
在今天,仍有一些不懷好意的國家在企圖挑釁中國,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強大的軍事做后盾,我們無畏無懼。
懷著對黨的忠誠,來看《建軍大業》,體會著那血與肉的歷史。我能想象,那時候的天空的顏色、河水的顏色、泥土的顏色;我能想象,那時候的將軍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時候的戰前的聲音、戰時的聲音、戰后的聲音;我還能想象到許多那時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載著歷史的墻,告訴我的,我仿佛聽見了戰時將軍的指揮聲;我仿佛能聽見士兵戰斗時的咆哮聲;我仿佛能聽見一顆顆手榴彈爆炸的聲音。戰爭是恐怖的,但沒這紅色的恐怖,就不會有今天這樣和平的生活。我必須去珍惜這份幸福,握住這份幸福。
看完了《建軍大業》,我的心情其實也是非常的復雜。我慶幸自己出生在黃金時代,我也為那些逝去的英靈默默哀悼。血染紅的旗在我的心中飄蕩,戰爭,好像就發生在昨天,離我很近;又好像發生在幾萬年前,離我很遙遠。心中有說不完的感慨。如果戰爭之苦加與我身,我又會如何去面對,會像前人那樣英勇神武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處那時,也一定會為了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獻上一份力量,這份力量,也許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會用自己的方式,為它做出貢獻,不論是那時,還是現在。
即便是和平當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對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護這幸福;我的理想,是讓更多人體會到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個學生,對于這樣的幸福,我想讓更多人感受到。我們和前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我們所有的幸福,我們沒有他們那么多經歷,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經歷,他們卻不能體會我們的幸福。
通過《建軍大業》強烈地驚醒了睡在這幸福中的我,讓自我深刻的意識到這幸福的存在,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邊,無處不是。我必須將這份幸福,傳遞下去。軍旗升起的地方,是我生長的地方。我為這片土地感到驕傲!我為這份幸福感到美好!
建軍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精選5篇)二
《建軍大業》通過講述1927年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到1928年朱毛井岡山會師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為我們展開了一幅革命軍隊奮勇進取、披荊斬棘的宏大而又波瀾壯闊的畫面。這部電影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它所展現的青春的激情和熱血,可以看到,那些在中國歷史上彪炳千秋的人物其實在當時都非常年輕,正是這樣一群青年人在民族面臨危機之時奮起反抗,書寫了中華民族的輝煌篇章!—這就是我對建軍大業觀后感。
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忠誠使命,永鑄軍魂,這就是中國軍人!如何在“二次創業”新征程中學習軍人,承擔起自己的歷史責任,這正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首先,就是學習軍人的無畏精神和堅定初心。“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首詩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斗歷程,熱情洋溢地贊揚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軍人,如云霞,光彩熠熠,似白楊,蒼勁挺拔。軍人的精神,是迎風招展的紅旗,是中華民族明天美好的象征;軍人的精神,是堅不可摧的長城,是共和國穩定前進的象征;軍人的精神,是嘹亮的號角,是中華兒女再創輝煌的凱樂。
學習軍人的無畏精神和堅定初心,我們地稅人就要依法治稅、依法履職,為國聚財、為民收稅,做大做強做優收入蛋糕,為經濟發展提供財力支撐和后勤保障。
其次,就是學習軍人的優良品質和砥礪奮進。軍人的品質,表現出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祖國的熱愛的政治信念;軍人的品質,表現出崇高的思想覺悟和組織紀律;軍人的品質,表現出敢于亮劍的作風和姿態;軍人的品質,表現出甘于奉獻的無私情懷;軍人的品質,表現具有打不爛摧不垮的堅強意志;軍人的品質,表現出不畏艱難的執著追求;軍人的品質,表現出困難面前“以苦為樂”的樂觀主義精神。
學習軍人的優良品質和砥礪奮進,我們地稅人就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熱誠服務的優良品質,以秉公執法的實際行動,積極宣傳稅法,認真輔導納稅人,默默堅守著“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職責”的諾言,生動地闡釋地稅價值觀,展示“江西地稅人”的精神風貌。
再次,就是學習軍人頑強的意志和忠誠使命。軍人意志,它追求的不是生命自身,而是使生命得以超越自身的強力。某部軍官,在一次工作中的事故身受重傷,歷經七次手術,雖生存下來,卻失去了一條腿、一只眼、一根手指、兩耳鼓膜,落下了終身殘疾。但這位身殘志堅的軍人用非凡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支撐和鼓勵自己,不僅使自己重新站立了起來,還在自己的事業征程上不斷創造一個個奇跡。這不正是軍人意志的體現嗎?
學習軍人的頑強意志和忠誠使命,我們地稅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就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學習能力、執法能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應對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在稅制改革和稅收發展新征程中以新的責任展現新作為,時刻把責任記在心頭、扛在肩上、落到實處。
最后,就是學習軍人的堅定理想和清廉操守。“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戰爭歲月,軍人用血肉之軀去擁抱戰火硝煙;和平年代里,軍人同樣吃苦流汗,流血犧牲,以青春年華鑄造鋼鐵長城。當人們沉浸在甜蜜夢鄉的時候,軍人可能正警惕守衛在哨位上;當同齡人正沉浸在歡歌笑語的時候,軍人可能正爬冰臥雪,餐風宿露。軍人理想就是為了人民和國家,浴血奮戰,讓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它是新中國華美樂章的源動力和奠基石。
海軍總醫院原副院長馮理達飽含著對黨的無限忠誠與熱愛,5次遞交入黨申請書,8次通讀新黨章?并堅持親手抄錄?直至暈倒住院。去世前?囑咐其子代交一萬元黨費?交完黨費?她的工資卡上僅有余款85.46元。“八十春秋一瞬間?歲月滄桑未等閑。少小即懷報國志?畢生幾曾敢息肩?”,她把畢生精力獻給黨的事業,詮釋著對黨的深厚情感。
學習軍人的堅定理想和清廉操守,我們地稅人就要在“二次創業”新征程中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定政治立場、政治信仰、政治紀律和理想信念,不斷加強黨性錘煉、提高黨性修養,常飲“濂溪水”,常敲“廉潔鐘”,繃緊“廉政弦”,筑牢防腐拒變的堅固長堤,明明白白做人,清清楚楚做事。
建軍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精選5篇)三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90年風雨兼程,90載不屈不撓,90個歲月如歌。當日歷退下七月的外衣,時光帶領我們奔向歡騰的八月,在這歡騰的時日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建軍紀念日。公司組織在哈全體員工,觀看了電影《建軍大業》,該片講述了我黨為挽救中國革命而建立人民軍隊的崢嶸歷史。年輕的毛澤東、周恩來、賀龍等人臨危不亂、不懼強權,正值青春的葉挺、粟裕、盧德銘等人在炮火紛飛的戰場英勇殺敵、不畏生死,激昂的喊殺聲、緊張的戰斗戲、震撼的爆破場面交替出現,令人熱血沸騰。讓我們為偉大的軍人送上最真誠的祝福和敬意。祝愿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在世的老紅軍身體健康,祝愿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赫赫戰功的健在的人民解放軍萬事如意。
兵事以民為本,強國必須強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人民軍隊是祖國統一的保護神。“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這一聲槍響,震驚寰宇,喚醒了沉睡的中華民族。他們在國內外敵對勢力的壓迫下挺身而出,在難以想象的困難與壓力下試圖挽救搖搖欲墜的中國,用基石般的身軀和磐石般的毅力譜寫了中國漫長而艱難的抗爭史。
三河壩戰役這個環節是我感覺最震撼的地方。三天的戰事,三千人對三萬人,綿綿戰火,死的死,傷的傷,血染紅了江河,腳下的土地早已變了顏色。他們的每一個軍禮,都讓人為之動容。最后兩百人留下的時候,父子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軍,弟去兄留。二百人的斷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來國家的希望。朱德對蔡晴川說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現在想起,依舊感到無比震撼。最后三河壩的炮火聲聲,蔡晴川按下引爆器,朱德帶領著撤離的隊伍,駐足敬禮,讓人為之動容。二百人的斷后,希望與犧牲,更展現了革命先輩的大無畏精神。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八一南昌起義勝利后,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人民軍隊由少變大,由弱變強。到建國后,人民軍隊為祖國統一,領土的完整,政治與經濟及民生的繁榮富強,蒸蒸日上,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歷史不能忘記,人民不能忘記。那個時代雖已遠去,但誰也不會忘記,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看到敘利亞難民,那個偷渡遇難被沖上海岸俯臥在海邊的小男孩刺痛了多少人的心,我們感激當年浴血奮戰舍小家顧大家的革命先烈,致敬為后代人的幸福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生命的戰士們,現在的我們更應該憶苦思甜,牢記歷史,珍惜現在,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建軍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精選5篇)四
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90周年的日子,這一天我的實訓單位召開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支部的成員們一起去觀看紅色電影《建軍大業》。
最近的電影里面,《戰狼2》好像更火一點,但是我更喜歡著這一部電影。在支部的葉根翼書記提議看電影時,我就暗暗祈禱并期許是觀看這一部影片。最后黨支部通知我們一起去看《建軍大業》時,我簡直是欣喜若狂。
在觀影的時候,恰好身邊坐的就是一家子----一對年輕的夫婦帶著他們的軍人父親來看這部影片,我有注意到老軍人看到里面的緊張和高潮情節時都會偷偷抹眼角,雖然我不是軍人,但是看著電影,我似乎能夠理解那位老軍人為何會熱淚盈眶。
兩個小時的影片時間一晃而過,走出觀影室,有人在議論著這部影片的豪華陣容,說一部影片匯集了半個娛樂圈的演員們;年輕一代的觀眾們,有些把焦點放在了自己喜歡的偶像的演技上;還有的人高談論闊,說著這部影片和《戰狼2》的區別……對我而言,這兩個小時更像是一次學習視頻,特別是電影里的那些動人情節更是激發了我自己的反思。
現在的我是一名大學生,是一名預備黨員。像影片中的戰爭年代早已離我們遠去,在今天雖然和平被浮躁氣息籠罩的社會中,一名學生黨員能做些什么呢?又該怎么去繼承那些優良的品質和提高自己的黨性呢?有的人說以前面臨的民族存亡局面,而當今是社會道德的滑坡,人心變質的問題。以我約等于沒有的社會閱歷,面對這樣的言辭,我說不出什么站得住腳跟的大理論,但是,我想我能用行動來反駁,去打臉說出這句話的那一群人。因為在我自己的成長歷程中,我的第一啟蒙人----我的爺爺,他就是一名為村民辦好事、辦實事、被村民記在心中的黨員,在20年這對不長不短的旅程中,我一路接受正面的教育,偶爾會聽到不好唱衰的言論和故事,但我在這一路上,都總能看見一路的品格芬芳和那薪火相傳的革命紅。
就好比我現在的實訓單位,游金水大叔是一名有著40年黨齡的老黨員,他是我們公司的倉管,要說他干過什么感天動地的大事,那我說不上來。但就在這半個月的實訓期間,以我自己的觀察和同事們對他的評價來描述,他就是在自己的崗位堅守,為人親和慈祥,做事踏實負責,言行舉止皆是楷模,這正是對“黨員”二字最好的詮釋。為人一身正氣,光是這一個點就足夠讓我們學習一輩子。
90后的我,對于還在學生階段的自己,擁有黨員的身份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講句老實話,如果自己的行為不夠嚴謹、不夠達標、不夠黨性,已經有了黨員之名,卻不被身邊的人認可的話,其實是會非常的不甘心?,F在的生活,雖然沒有刀光劍影和炮火連天,但每天就是戰場,不符合黨員標準的言行舉止就是敵!這是我----一個90后學生黨員日臻完善的戰役,我的心中有那片紅色做指引,我還有滿腔熱血做動力,一路上看到的榜樣和那些正能量的事跡都會是我前行路上的補給。哪怕這場戰役要打一輩子,還有什么好畏懼?永遠捍衛心中的那片紅。
建軍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精選5篇)五
建軍90周年臨近,公司組織全員觀看大型歷史片《建軍大業》,內心深處極其震撼,懷古則釋今,有志青年,激蕩青春,熱血澎湃,看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先烈,在而立之年以激揚之歌,指點江山,在南昌城伴隨著1927年8月1日的一聲槍響,打響共產黨人以武裝斗爭奪取政權,建立新中國的偉大歷史序幕……
歷史偉人的功績永遠是能在逆境中逆風揚起,為人民大眾的福祉尋找到光明的康莊大道。面對國民黨右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血腥屠殺及鎮壓,大革命失敗情緒在黨內蔓延及迷茫時候,毛澤東鮮明的提出“槍桿子出政權”,武裝暴動,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政權的工農武裝斗爭革命路線,像一盞明燈一樣,為中國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開始了我黨我軍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直至新中國的成立。
曾經的滄海桑田,曾經的是歷史巨變,曾經的平地春雷,昭然回視,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黨的武裝力量從誕生到走向一個個勝利的輝煌九十年奮斗歷程,作為人民的武裝力量以歷史實踐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推動人類發展的動力,歷史進步的洪流永遠不會因反動勢力的一時得勢而停住,只有依靠人民,為廣大人民謀福祉,一定能得到人民支持,革命最終會獲得勝利。
青山記英烈,鐵血寫春秋。中國共產黨在南昌打響了自主革命的第一槍,然而起義部隊遭到敵人的殘酷鎮壓,在周恩來、朱德、陳毅的帶領下,以后的革命道路怎么走?這是擺在周恩來、朱德等革命領導人面前的難題。朱德、陳毅等人認為,武裝斗爭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要求大家團結起來,將革命進行到底,轉戰井岡山實現了與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歷史性的勝利會師。
八一南昌起義到井岡山的勝利會師,毛澤東審時度勢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為人民的武裝力量,必須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加強部隊的建設。“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開始轉變軍隊職能、進行強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的原則對部隊進行整編,同時也調整革命的戰略,從正規戰開始向游擊戰轉變,注重于當地工農群眾結合,保護群眾利益,任何時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得到人民的擁護,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會戰無不勝,才會長盛不衰。
如今,在建黨90周年之際,我們重溫歷史,回顧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使我們的思想觀念有了一個新的飛躍。尤其看到毛澤東,賀龍,葉挺,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先烈剛過而立之年,便以揮斥方遒,問鼎蒼穹,指點江山的豪情,在風云突變的二十世紀舊中國,為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偉大精神和海納百川、高瞻遠矚的博大胸懷,生在當下的我們,更應該尋找自己有價值的人生觀,不斷地激勵自己,鞭策自己不斷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力量。
九十年的可歌可泣,鑄造我黨我軍的輝煌歷史。新時期,新疆建設兵團作為具有光榮歷史傳統和具有偉大奉獻意識的社會軍事組織,時刻傳承紅色文化,不斷鑄造鐵血軍魂,在黨的領導下,踐行八一精神,堅持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忠實履行屯墾戍邊使命,為新疆社會穩定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黨十八以來,兵團為了進一步助推新疆社會經濟發展,更好的履行時代使命,積極支持改革,擁護改革。2015年,伴隨國家新一輪電改的不斷深入,兵團十三師作為全國第三個售電側改革試點,面對改革這場攻堅戰,時刻發揚軍人本色,心懷理想,攻堅克難,快速籌建新疆、全兵團唯一國家級改革試點的配售電主體——新疆大唐紅星售電公司,沉著應對挑戰、推進科學發展,成為自治區和兵團電改的重大示范。
戰鼓聞爭鳴,浴火寫青春。九十年前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先烈,在南昌打響武裝反抗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他們意氣風發,無私無畏憑著對革命理想的執著,以舍我其誰的血性氣魄把肩負起了中國革命的歷史使命。借古喻今,激勵前進,作為肩負兵團十三師改革使命的紅星售電人,只要堅定改革決心,奮力拼搏,勇往直前,舉改革之力,緊跟時代潮流,必將打贏兵團十三師售電側改革這場硬仗,圓滿完成兵團售電側改革的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建軍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精選5篇)相關文章:
《建軍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精選5篇).doc》





上一篇: 看建軍大業觀后感800字范文
下一篇: 很抱歉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