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原創:散文網 時間: 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是用于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身份證明文件。在1984年前寫作“身份證”。1984年4月6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并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2003年6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2003年6月28日經主席令第4號公布;

                        2004年3月29日起,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發內置非接觸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表面采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照片,并可用機器讀取數字芯片內的信息。

                        2018年2月7日,北京警方通報:2018年將適時推出居民身份證自助辦理服務和流動人口微信辦理居住證等相關事宜。

                        央行宣布,自2018年4月9日開始,部分城市和地區開展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和非居民身份證件信息核查試點工作。自2018年4月1日起,停征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工本費。

                        證件條例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一直到1984年4月6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并沒有身份證件,證明身份需用戶口簿、介紹信等。1984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公安部的工作人員開始進行有關技術和具體實施方法的研究,在自行研制并且借鑒外國之后,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的形式被確定為聚酯膜塑封的單頁卡片。1984年至1991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開始進行試行身份證制度。生活在北京的中國歌劇舞劇院女高音歌唱演員單秀榮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領到第一代身份證的中國居民。

                        1985年9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12次會議批準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條例中規定所有年滿十六歲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中國公民(除服現役的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依照法律正在服刑的犯人和被勞動教養的人員之外)都應當申領居民身份證。從此公安部開始統一印制、公安機關開始負責頒發和管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居民身份證制度開始實施。

                        一直到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累計制作頒發居民身份證11.4億份,實有持證人數達9.6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證件的發放范圍不夠全面、制作工藝落后容易造假證、執法人員查驗居民身份證的法制空缺的問題凸現,為應對這些問題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制定工作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研發工作開始了。

                        身份證法

                        2003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代替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吨腥A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擴大了證件發放范圍,法律規定現役的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可以自愿申領居民身份證;未滿16周歲的公民,也可以根據自愿,申領居民身份證。有法律規定第一代身份證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第二代身份證的設計方向:居民身份證具備視讀與機讀兩種功能。這樣可以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增大偽造難度,減少鑒別真偽的難度(用專用讀卡器即可)。

                        2007年10月21日,中國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頒令公布《現役軍人和人民武裝警察居民身份證申領發放辦法》,該辦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規范現役軍人、人民武裝警察居民身份證的申領和發放。[5]

                        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居民身份證法的決定。修改后的居民身份證法規定: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自愿登記指紋信息,但提取指紋不利于公民權利。

                        2004年1月1日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開始換發,二代證已經逐漸取代了一代證。自2013年1月1日起,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將退出歷史舞臺。但在該日之前,處于有效期內的一代身份證繼續有效。然而仍有多種證件可以臨時替代第二代身份證。

                        2017年4月27日消息,3年來,全國公安機關共清理重復戶口306.7萬個,清理應銷未銷戶口212.5萬個,糾正登記項目差錯1101萬項,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重號人數由171萬人減至8人,公安機關已對這8人的人口信息做了特殊標注,達到其公民身份號碼唯一性的效果。[6]

                        居民身份證號碼

                        居民身份證(包括一、二兩代)上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根據情況同時用中文和當地通用文字)表示以下項目:

                        反面

                        姓名:某某某

                        性別:X

                        民族:X

                        出生:(格式:“╳╳╳╳年╳月╳日”)

                        住址:(即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

                        18位公民身份號碼

                        正面

                        國徽、證件名稱

                        簽發機關(第一代用印章形式,第二代用文字形式)

                        證件的有效期限(未滿十六周歲:五年;十六周歲至二十五周歲:十年;二十六周歲至四十五周歲:二十年;四十六周歲以上:長期)

                        此外第一代身份證反面有持證人的黑白照片,第二代是彩色的。

                        1984年,有關各方曾就居民身份證是否要有“婚姻狀況”、“職業”等內容進行過爭論和探討,綜合考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的實際情況,最終沒有成為身份證內容。

                        辦證流程

                        中國公民在年滿16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應當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中國未滿16周歲公民,可以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香港同胞、澳門同胞、臺灣同胞遷入內地定居的,華僑回國定居的,以及外國人、無國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定居并被批準加入或者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在辦理常住戶口登記時應當依照《居民身份證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首次申領(申請領?。┚用裆矸葑C

                        1、年滿十六周歲公民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時,由本人攜帶戶口簿前往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或辦證中心辦理。

                        未滿十六周歲公民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時,應由本人攜帶戶口簿,并由監護人陪同代為申請。監護人一般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證明(當公民本人與監護人不在同一戶口簿上或監護人不為戶主無法證明監護關系的,還需提供諸如出生證明等監護關系證明),并與未滿十六周歲公民本人現場合影存檔,以保證未滿十六周歲公民身份的準確性。由于現場需采集人像和指紋信息,故未滿十六周歲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不允許由監護人代辦,須本人和監護人同時到場申請辦理。

                        2、戶口所在地戶籍窗口打印《人口信息核對表》,核對人口信息。

                        3、人口信息正確無誤,受理窗口采集人像、指紋后直接打印《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4、申領人或監護人在《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上簽字確認,領取《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

                        5、接到領證通知后本人攜帶《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證件。若申領人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可以自愿申請辦理郵寄證件。

                        補領居民身份證[10]

                        1、本人攜帶戶口簿或其他能證明身份的證件到戶籍地所屬省級行政區任一派出所或辦證中心辦理(不符合省內異地辦證要求的只能在戶籍地按要求提供材料辦理)。符合省外異地合法穩定居住、就業或就學等條件,已辦理人口信息登記且符合異地辦證公安部統一要求的,還可持居住證、戶口簿或其他公安機關簽發的有效身份證件、相關就學/就業/居住證明材料在現居地申請全國跨省異地辦證[11]

                        按照法律及公安部法規規定,補證不因年齡而異,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身份證丟失的,也可本人攜帶上述材料申請補領。

                        2、受理窗口采集人像、指紋后直接打印《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或《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

                        3、申領人在表格上簽字確認,交納證件工本費(40元,法律規定有特殊情形的除外),領取《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和收費收據。

                        4、接到領證通知后本人攜帶《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證件。若申領人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可以自愿申請辦理郵寄證件。

                        換領居民身份證

                        1、換領居民身份證主要分以下幾種情況:

                       ?、僖焉觐I第一代居民身份證首次換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谑型庑逻w入需換領居民身份證

                       ?、垡焉觐I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登記項變更或更正

                       ?、茏C件損壞

                       ?、萦行跐M

                        前三種情況需要本人攜帶戶口簿與原身份證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辦理。因各類原因影響核驗身份的(如相貌變化過大、指紋無法核驗等),還需提供相關證明。

                        后兩種情況可以本人攜帶戶口簿、原身份證或其他能證明身份的證件到戶籍地所屬省級行政區任一派出所或辦證中心辦理(若不符合省內異地辦證要求的只能在戶籍地按要求提供材料辦理)。符合省外異地合法穩定居住、就業或就學等條件,已辦理人口信息登記且符合異地辦證公安部統一要求的,還可持居住證、原身份證、戶口簿或其他公安機關簽發的有效身份證件、相關就學/就業/居住證明材料在現居地申請全國跨省異地辦證[11]

                        按照法律及公安部法規規定,換證不因年齡而異,未滿十六周歲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有上述情形的,也可按照上述要求本人攜帶材料申請換領居民身份證。

                        2、受理窗口采集人像、指紋后直接打印《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或《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

                        3、申領人在表格上簽字確認,交納證件工本費(損壞換領40元,其余情況換領20元,法律規定有特殊情形的除外)領取《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和收費收據。

                        4、接到領證通知后本人攜帶《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證件。若申領人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可以自愿申請辦理郵寄證件。

                        5、申領人領取居民身份證后,需將以前申領的居民身份證全部交回派出所。

                        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

                        公安部于2015年11月印發《關于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為降低公民居民身份證被盜用、冒領等風險發生率,方便在外公民辦理居民身份證,明確了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的制度[11]

                        1、異地受理

                        實行居民身份證換領、補領異地受理。根據《居民身份證法》的有關規定,改革現行居民身份證辦理機制,對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ㄗ灾螀^、直轄市)合法穩定就業、就學、居住的公民,申請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由本人向其現居住地公安機關申請,由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委托現居住地公安機關受理。

                        2、掛失申報

                        就近辦理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全國公安機關戶籍派出所、辦證大廳受理公民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公民居民身份證丟失、被盜的,可持居民戶口簿到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申報掛失并辦理補領手續;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可到就近的戶籍派出所或者辦證大廳申報掛失。符合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條件的,可在異地受理點辦理補領手續。

                        3、丟失招領

                        設立丟失招領窗口。在全國公安派出所、戶政辦證大廳設立居民身份證丟失招領窗口,負責接收群眾撿拾到的丟失居民身份證,統一錄入全國撿拾居民身份證信息庫,為丟失居民身份證的群眾提供查詢服務。

                        居民身份證辦理時限

                        公民申請領?。词状紊觐I)、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并經公安機關審核通過予以辦理的,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或《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對于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適當縮短辦證時間。[8][11]

                        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的,可以申請領取臨時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居民身份證管理辦法》的規定及時予以辦理。

                        2019年9月1日,山西省公安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從9月1日21時起,依托“一網通一次辦”服務群眾、服務企業平臺的強大功能,在全省推出居民身份證“當日受理、當日制證、當日出庫”,24小時至36小時以內郵寄至辦證派出所或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相關文章:

                      身份證號碼的數字代表什么意義

                      通許這些人被曝光 家庭住址和身份證號公布

                      最新500個沒人用的身份證號碼

                      身份證到期可以異地辦理嗎

                      身份證的大小尺寸是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doc》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是用于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身份證明文件。在1984年前寫作“身份證”。1984年4月6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天天干天天干偷偷干,2019最新免费a片,欧洲簧片三级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