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的果園
六月仲夏,舅舅的果園正是枝繁葉茂、碩果飄香的時節。
周末,驅車去鄉下看望舅舅,一路回憶起四十多年前與舅舅在一起的童年歲月。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魯西南的農村還非常貧窮,地瓜粥、窩窩頭、咸菜是那個時代勉強可以填飽肚子的主要食品。那時,舅舅是個二十歲出頭的農村青年,瘦削又矮小,淳樸而憨厚。舅舅的烤泥鰍、野果子、蟈蟈和蛐蛐,曾經無數次溫暖、愉悅過我尚“不知愁滋味”的童年。
實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那年,舅舅承包了別人不愿意要的村頭二十畝荒地,然后沒日沒夜開始了墾荒,硬是用鐵鍬和鋤頭一下下鏟平了那片坑洼之地。至今,我還記得舅舅揮動鋤頭、揮汗如雨時脊梁上滾落的汗珠。
荒地整平后,舅舅一遍遍施肥、翻耕,然后賣了兩袋地瓜干,買了幾十棵果樹苗,有梨子、蘋果和山楂。栽后第三年,舅舅在果園里搭了個草棚子。從開始掛果的日子,他便和一隊稻草人一起守望著比他生命都珍貴的果園。果子熟了,一向勤儉的舅舅總是挑出最好的果子,很是大方地送給村里人和親戚們去品嘗。
最難忘的是我升初中那年,正值父親病重,家境拮據,為了二十塊錢的學費,娘確定帶我找舅舅。恰好在半路上,我們遇到了挑著擔子趔趄行路、走街串巷賣果子的舅舅。舅舅聞知此事,二話沒說,從汗水浸透的布兜里掏出一卷零碎票子,抹了一把汗興奮地說,“我今天足足賣了二十多塊哪,給孩子上學用吧。”
從此之后的多年,我不知道舅舅給我和我們家有多少接濟,但我知道舅舅的每一分錢都是那么沉實。他終年守望的果園凝結著他無數的艱辛和汗水,也飽含了他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對所有親人殷殷的厚愛。特別是在多年求學的道路上,我始終沒有忘記舅舅的接濟、舅舅的果園和舅舅脊梁上滾落的汗珠……
我和舅舅的果樹一樣,一年年長大長高了,從青澀一步步走向了成熟。記得慶祝我參加工作時,舅舅的笑容比熟透的蘋果還要燦爛。舅舅后來成了小有名氣的果樹專業戶,果園也從最初的二十畝發展到現在的一百多畝。
今天,我又來到了舅舅的果園,滿園的果子沉甸甸地壓彎了樹枝,滿園的馨香親切地沁透了我的心底。
在果園的一角,我蹲在舅舅的身邊,跟舅舅說話,他一句也不回答我,他的身上蓋著厚厚的黃土,上面長滿了青青的野草和美麗的野花……此刻,我已經禁不住內心的痛楚,潸然淚下。
今天是舅舅逝世十周年的祭日。十年前,舅舅積勞成疾,在他身患絕癥、病入膏肓的日子里,始終沒有離開過他的果園,最后倒在了傾其一生至愛和守望的這片園子。
我想,有滿園飄香的果樹作伴,舅舅在地下不會寂寞。
作者:劉朝陽
舅舅的果園相關文章:
《舅舅的果園》




